超燃!淮南市(國家級)大宗固廢物綜合利用基地年產值1.6億元的40萬方陶粒項目聯合試運轉在潘集園區正式啟動
東方風來,千帆競發。11月9日上午10點18分,歷時9個月的團結奮戰,40萬方陶粒項目在潘集園區正式啟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淮南市市委常委、潘集區委書記宋立敏,東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懋,潘集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曹多杰出席儀式并致辭;春幽茉醇瘓F副總經理牛多龍,淮南市經信局(國資委)局長張斌,淮南市發改委總經濟師何春福,淮南市經信局(國資委)二級調研員吳淮君,潘集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黃文革出席儀式。東辰集團黨委副書記胡茂夫主持啟動儀式。
袁亮院士對40萬方陶粒項目成功試運轉表示祝賀,他指出,近年來,安徽理工大學始終將突破煤矸石高質化應用瓶頸作為技術研發重點,不斷加強與東辰集團校企合作,從研發方向、技術攻關、檢測檢驗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助力東辰集團推進自主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工藝研發。潘集園區40萬方陶粒項目成功聯合試運轉,不僅意味著煤矸石高質化應用取得新的突破,見證了校企產學研合作新碩果,更為淮南綠色城市建設做出積極貢獻。安徽理工大學將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產業發展質量,為美麗淮南建設作出貢獻。
宋立敏代表淮南市委對項目投運表示祝賀。他指出,淮南市正在全力打造全國重要新型綜合能源基地,潘集是綜合能源基地的絕對主戰場;茨鲜校▏壹墸┐笞诿弘姽虖U物綜合利用基地潘集園區40萬方陶粒項目的投產,拉開了資源變產業的序幕,潘集區委區政府將和淮河能源、安徽理工大學、東辰集團等單位,在資源綜合利用上精誠合作,努力開啟煤系資源綜合利用綠色發展新征程,為淮南綠色轉型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懋書記在致辭中代表東辰集團向出席儀式的各位領導、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他指出,近年來,東辰集團始終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落實黨中央和省、市委關于推進綠色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按照“一個基地、兩個園區”的建設總體思路和“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綠色環保、持續發展”的發展目標,將發展煤電固廢物綜合利用產業作為企業的重大轉型發展戰略,致力于從根本上解決煤電固廢物污染問題。40萬方陶粒項目的正式投產運營,是東辰集團繼潘集園區年產120萬噸煤矸石陳化熟料倉儲加工一體化項目、年產50萬噸粉煤灰倉儲加工一體化項目,鳳臺縣丁集園區年產100萬噸煤矸石陳化熟料倉儲加工一體化項目、年產2億塊(折標)煤矸石保溫砌塊項目啟動后,園區重點項目建設的又一重大成果。東辰集團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加強與淮河能源、安徽理工大學、市直相關部門和縣區之間協調配合,奮力推進淮南市(國家級)大宗煤電固廢物綜合利用基地建成國家級煤電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積聚示范基地、安徽省綠色發展示范基地、國家級綠色建材生產基地的目標,為美麗淮南綠色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曹多杰代表潘集區委區政府對項目投入運轉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近年來,潘集區積極探索固廢綜合利用新路徑。全區上下將繼續為項目單位提供全過程服務,為項目建設開辟“綠色通道”,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努力構建優勢互補、資源共用、利益共享的固廢綜合利用新格局。
在現場人員的共同見證下,與會領導共同推動啟動卷軸,現場禮花齊放、禮炮齊鳴,掌聲熱烈,留下了東辰集團轉型發展史上歷史性的珍貴時刻。
啟動儀式結束后,在淮南市(國家級)大宗煤電固廢物綜合利用基地潘集園區陶粒項目原料處理系統和稻殼粉加工系統總控制室,宋立敏按下了聯合試運轉啟動按鍵,標志著陶粒項目實現了從實驗室成果向數字化、智能化、工業化的華麗轉身。隨后,與會領導共同參觀了陶粒原料、煅燒和包裝等車間。
據悉,40萬方陶粒項目占地60余畝,總投資1.5億元。項目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1.6億元、年利潤3500萬元左右,減少碳排放6.23萬噸。煤矸石陶粒作為新型綠色環保的輕骨料,性能優越、功能齊全,在建筑工程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進一步延伸陶粒生產線裝備制造、煤矸石陶粒裝配式建筑板材、陶粒生產技術輸出、超高性能混凝土應用等產業鏈,是煤矸石綜合利用產業由低端向中高端升級的重大突破,并且具有極強的復制推廣能力,極大提升產業發展的潛力和空間,為國內煤矸石的大宗化、高值化應用提供了東辰智慧和東辰方案。
東辰集團機關各部室和二級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及園區項目施工人員參加。